《针灸甲乙经 12卷》(晋)皇甫谧著;(宋)林亿等校》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 1956
图书目录
第一章 五输穴 1
第一节 五输穴总论 1
概述 1
内容及分布排列 4
理论基础 4
临床应用 7
附:五输穴歌 14
第二节 五输穴各论 15
手太阴肺经五输穴 15
手少阴心经五输穴 22
手厥阴心包经五输穴 27
图书目录
上篇 总论 1
一、我国早期的针灸流派 1
二、针灸流派的学术渊源和理论基础 3
三、针灸流派的形成因素 9
四、各流派重要理论的现代进展与思考 16
下篇 各论 21
第一章 经学派 21
第二章 经穴考订派 3
图书目录
脑卒中后遗症 1
脑溢血后遗症(9例) 1
脑血栓形成(10例) 12
下颌关节炎 14
脑栓塞(3例) 23
脑血管痉挛(2例) 27
蛛网膜下腔出血 29
小结 30
蛛网膜粘连性下肢瘫痪 32
脑震荡后遗症 35
舞蹈震颤性麻痹(2例) 36
目 录 1
上 篇 1
经络腧穴 1
第一章经络腧穴分类和应用 1
第一节经络的含义及主要内容 1
第二节经络的功能和应用 4
一、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反应 4
二、经络在诊断治疗方面的应用 5
第三节腧穴的分类 6
第
总论 针灸治痛技术、技法 1
一、针灸治痛的手法 1
(一)进针法 1
1.单手进针 1
2.双手进针 1
3.管针进针 2
(二)针刺的角度和深度 2
1.角度 2
2.深度 3
(三)行针手法 3
1.基本手法 3
2.辅助手法 4
(四)补泻手法 7
第一章 疼痛理论的沿革 1
目 录 1
第三节颈项痛 (7 4
一、落枕 (7 4
第二章对疼痛理论的几点认识 6
第一节辩证地认识疼痛 6
第五节脘腹痛 (1 7
第三章临床常见痛症的治疗 (2 7
五、耳痛 (5 7
第四节对疼痛症状表
第一章 概述 1
第一节 中医对面部色素斑的认识 2
一、古代文献对面部色素斑的论述 2
二、面部与脏腑气血的关系 6
第二节 西医对面部色素斑的认识 9
第三节 针灸祛斑的作用 10
一、疏通经络 10
二、调和阴阳 1
第一章 概述 1
第一节 中医对面瘫的认识 1
一、古籍文献资料 1
二、病因病机 3
三、辨证分型 5
第二节 西医学对面瘫的认识 6
一、致病因素 7
二、临床表现 8
三、病变体征 9
四、辅助检查 11
五、鉴别诊断
第一章 概述 1
第一节 中医对腰腿痛的认识 1
一、古代文献中有关论述 1
二、病因病机 4
三、辨证分型 5
四、治疗原则 12
第二节 西医对腰腿痛的认识 13
第二章 腰腿痛解剖与分类 14
第一节 腰部解剖 14
第一章 概述 1
第一节 肥胖的分类 1
一、单纯性肥胖 1
二、继发性肥胖 2
三、药物性肥胖 2
第二节 中西医对肥胖的认识 2
一、中医对肥胖的认识 2
二、西医对肥胖的认识 16
第二章 肥胖的诊断 22
第一节
一、金舒白针刺治疗精神病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9
二、医案精选 9
(一)癫证 9
1.心脾郁结(精神分裂症) 9
2.督阳受阻 11
3.阴虚火旺(更年期精神病) 14
4.厥阴上逆 16
5.脾肾两虚(精神分裂症) 18
6.心脾失调(精神分裂症) 20
7.相